面膜是护肤品的一个类别,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是指敷在人体皮肤表面,起到清洁及保护皮肤的美容功效的产品。面膜按材质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泥膏型面膜、撕剥型面膜、冻胶型面膜、乳霜型面膜、绵布式保养面膜、蚕丝面膜和生物纤维面膜。
2、产业链剖析:国内面膜产业链较为完备
产业链方面,上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透明质酸钠、无纺布等原材料供应商,由于中国面膜市场中贴片式面膜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目前中国面膜行业上游产业链企业是以生产无纺布膜材料为主,欣龙控股和诺邦股份是该行业的两大巨头 ; 面膜产业链中游是各类面膜品牌商们,主要分为国产品牌、外资品牌、进口品牌三大类,包括珀莱雅、上海家化、丸美股份等 ; 下游环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将面膜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其中线上渠道以天猫、京东、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为主。
行业发展历程:中国面膜行业整体上步入成熟发展期
我国面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相传 " 回眸一笑百媚生 " 的杨玉环经常调制美白抗皱面膜,以 " 蜂蜜面膜 " 最为驰名。中国面膜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监管更加严格
面膜行业作为化妆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策发展来看,经历了从 " 十二五 " 到 " 十四五 " 时期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发展。" 十二五 " 期间,面膜行业注重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企业规模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入 " 十三五 ",国家通过修订《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等措施,加强了对化妆品包括面膜的规范管理,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而在 " 十四五 " 时期,化妆品行业继续得到政策的支持,鼓励行业进行高端制造研发,强化品牌建设,丰富产品品类,以科技提升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以下是与面膜行业相关的重点政策汇总:
行业发展现状
1、2023 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 600 亿元
全国面膜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从 2012 年的 78.5 亿元持续增长至 2023 年的 615.6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 20.6%。近年来电商平台特别是直播电商的兴起,为面膜品牌拓宽了销售渠道,使得面膜产品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例如,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专注于开拓下沉市场,其销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新兴的电商平台为面膜品牌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增长点,这将持续带动面膜市场规模扩容。
2、中国面膜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数据显示,面膜 GMV TOP15 品牌的市占率仅为 28.4%,排名第一的欧莱雅的面膜市占率也不到 5%,只有 4.7%。整体上看,我国面膜市场集中度小,中小面膜品牌正在崛起,市场份额较为分散,行业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注:数据统计时间周期为 2023.2.1-2024.1.31;GMV 表示各平台的商品成交总额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上海、广东地区的产业布局较为完善
在地域发展方面,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上海、广东地区的产业布局较为完善,拥有较多上中游环节的代表性企业 ; 其次,浙江、北京等地也有较多代表性企业分布。
2、企业竞争格局:面膜行业国产品牌崛起
根据中国品牌网 ( CNPP ) 最新发布的《2024 年面膜十大品牌》排行榜,巴黎欧莱雅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荣获了排行榜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珀莱雅,作为国产品牌,它以高性价比和良好的消费者口碑,成功占据了排行榜的第二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榜单中,共有 6 个本土品牌成功跻身前十,这不仅证明了国内面膜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显示了本土品牌在创新、品质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显著进步。
注:榜单更新时间截至 2024.07.21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中国面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面膜市场将呈现持续增长和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产品种类将日益丰富,蚕丝和生物纤维材质因轻薄和高吸收性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 功效方面," 美白 " 和 " 保湿补水 " 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多功能面膜也将越发受到市场青睐 ; 随着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降低,他们更重视产品功效而非价格或品牌 ;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新趋势,品牌致力于减少环境影响,将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方式。
2、中国面膜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需求层面,在西方文化熏陶与粉丝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国内消费者对个人肌肤护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面膜作为一种迅速改善肌肤状态的便捷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完美肤质的热门选择。供给层面,近年来,国产美妆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成功抢占市场份额,这些国货品牌的崛起,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也为国内面膜市场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中国面膜市场有望持续保持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在保持扩张的情况下增速放缓,预计到 2025 年中国面膜市场有望突破 750 亿元人民币。
|